如今的形勢與非典類似,新冠肺炎這只黑天鵝將給電動車行業帶來一場變革,而這場變革甚至將比2019年新國標的實施更加深遠!
-01-
疫情之下凸顯行業價值
電動車地位提升到新高度
面對洶涌而來的新冠病毒,全國各行業團結一心抗擊疫情,電動車行業作為中國制造業的重要產業之一,頭部品牌展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,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抗擊疫情的戰斗中。
在這樣一場緊急馳援中,來自電動車行業的力量和產生的正能量不容忽視,甚至中央一套《新聞聯播》——“共戰疫情 企業在行動”中也出現了雅迪的身影,而電動車在有效防止病毒方面更有優勢,對民生出行的意義得到凸顯,抗疫專家、人民日報紛紛呼吁騎電動車出行!
-02-
疫情后的很長一段時間
電動車私人出行成為主流
隨著復工大潮來襲,電動車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,甚至北京、上海等城市在復工首日,出現一車難求,門店銷售異常火爆,連電話都打不進去的盛景。
疫情還將持續一段時間,電動車的需求將隨著消費者必須外出活動而攀升,3月份的市場大爆發不容置疑,甚至可以預料,疫情結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,電動車的需求量將處于一個高位,或將一定程度上取代公交車、地鐵、私家車,成為消費者出行的首選!
-03-
民生首選出行工具
需要更完善的配套和更人性化的管理
高需求必將推動電動車配套的升級!協和醫院新型肺炎專家組副組長張勁農教授曾公開表示,特殊時期,包括武漢城中心的幾座橋,要劃出電動自行車車道,允許過橋。在這樣的呼吁之下,全國電動車禁行區域、橋梁等特殊路段有望開放,電動車出行便利性將大大提升!
目前,多地暫停了電動車上牌工作,各部門也暫時放寬了對電動車的嚴抓嚴管,暫時無法上牌的電動車和超標車得以順利出行。新國標雖然實施,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,管理方面尚未成熟。
在這場疫情之中,電動車的價格得以凸顯,必將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思考,期待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出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