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益于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,摩托車的主要用途正逐步由代步工具/生產資料向休閑、娛樂功能轉變,產品升級快速推進,自主、合資品牌精品車型不斷涌現,平均銷售價格顯著提升,本篇報告主要聚焦以下問題:
近年來我國摩托車銷量的總體走勢?
銷量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?
導致銷量和銷量結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?
中大排量摩托車消費緣何興起?
中大排量摩托車市場空間幾何?
中大排量摩托車市場競爭格局將如何演繹?
摩托車品牌經營應關注哪些目標?

一、產銷量總體萎縮,出口占六成,進口規模小
我國摩托車產銷量在2008年見頂后總體呈萎縮態勢, 2018年銷量1,557萬輛,較2008年下滑43%;受排放切換 國四等因素影響,電動摩托車納入摩托車統計等因素影響,2019年摩托車銷量增長10%至1713萬 輛;
2009年至今,我國摩托車出口占比逐年上升,2018年達到 928萬輛,占比60%;
我國摩托車進口規模較小,2018年為3.41萬輛,多數為 250cc以上中大排量車型,其中500cc以上大排量車型1.77 萬輛,占比52%。

二、汽車、電動自行車產銷量快速增長,擠壓摩托車消費
2000年以來,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銷規模快速增長,成為重要的出行工具,摩托車消費受到擠壓;
汽車:2019年銷量達到2576.9萬輛,其中乘用車銷量 2144.4萬輛,相比2008年增長175%;
電動自行車:2019年產量達到2707.7萬輛,是同期摩托車產量的1.6倍,相比2008年增長23.7%。
三、中大排量需求快速增長,但基數仍然極低,小排量仍是主流;
我國摩托車分排量銷量結構向中大排量演變的趨勢確定, 150cc以上車型銷量占比逐年提升;
100~150cc仍是目前最主流的排量段,以兩輪車為例, 2019年銷量1054.8萬輛,占比78.8%;250cc以下銷量 1303.4萬輛,占比98.7%,說明摩托車仍以工具屬性為主。
中大排量需求快速釋放
250cc以上中大排量摩托車銷量快速增長;
2019年,兩輪摩托車中,250~400cc銷量12.6萬輛, 400cc以上5.1萬輛,合計17.7萬輛,同比增長67.3%,主 要由供給端驅動。
中大排量格局:錢江、春風份額居前,重慶隆鑫、宗申緊隨其后。

主要的上市摩托車企中,錢江摩托在250cc以上中大排量摩托車領域最大,市場份額在5成左右;春風動力市場份額居前,2019年達到10.7%;
目前國產250cc以上摩托車出口占比較高,但內銷比例快速增加。以錢江為例,2017/18/19年出口占比分別達到62%/65%/41%,2019年國內中大排量摩托車的市場需求在13萬輛左右。
電新動向:中大排量摩托代表消費升級新方向,建議關注龍頭車企本田系的未來發展,據透露,本田將未來兩年內,投入多款300、400中排量產品,以本田在中國合資企業的競爭力,將對國內中排市場產生深遠影響。